一名高一学生所期望的语文课
发布时间: 2010-05-11 浏览次数: 768
 
                   一名高一学生所期望的语文课
                      通讯员及作者 高一三 蒋天琪
         一、语文课堂教学
         1.教学逻辑
         一堂漂亮的课需要严谨的教学逻辑。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翻阅文言文教辅,其中必清晰罗列1.篇目作者生平背景2.文言文全文翻译3.词类活用……诸如此类。在编排如此有条不紊的教辅书中,清晰是其最大亮点。便于读者在短时间内抓住考点要点。
        因此,我一直认为,文言文课堂中,应于第一遍学生自己阅读时,边自我理解便对照注释以基本理清大意。教师在接下来的讲授中,应集中把疑难处讲透。
        当学生完全理解全文后,教师应发挥板书的优势。如文言文教辅中一样,分点罗列,将较为散乱的细小知识点前后联系对比,集中讲解。
       我认为应杜绝把课文从头到尾串讲一遍,并于串讲途中碰到一处知识点即详尽讲解一番这类教学方式。因为学生无法抓住前后关联,这样对于知识的当堂掌握帮助甚微。
          2.教学内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拥有最广的涉及面。语文课不仅应教授课本知识,更当拓展讲人生、讲历史、讲时事。
         尤其在讲授现代文时,语文教师在拓展讲授这方面将更有发挥余地。因为高中课本所选现代文难度并不很深,理解上不需要太多时间,何况部分选学不需讲的文章更为教师们赢得了时间。当然,这里涉及时间安排的问题。
        3.时间安排
        我认为课堂时间安排很重要。因为这不仅涉及课时进度问题,更影响学生对于上课内容之重要性的判断。如若上课伊始,教师纠结于作业上缴情况并大谈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男女生对待语文的认真程度等等问题,一两次便罢,隔三差五如此势必导致学生产生无聊甚至厌恶的情绪。不可避免地,一小部分学生将神游于课堂外,或者玩玩文具、写写作业。
        当整个课堂气氛松散缓慢,学生将处于“愉快的平和”之中,从而严重影响听课效率。
        二、额外的两点
        1.学生姓名
         调查表明,经过一年半载仍无法被教师准确叫出姓名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任何人都希望被重视。相反,大部分被无视的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对该学科或学科教师之不屑与不满。
        2.偏爱
        诚然,偏爱是教师无可避免的心理。然而凡事有个度,偏爱过度会导致局部疏忽。
  
        总而言之,本文第一部分针对语文教学,谈了我的一点点看法。第二部分无学科针对性。
        若有老师读到本文,只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觉本文一无是处,仅当此一篇随笔读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