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保送生·韦秋霖:交响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0


姓名:韦秋霖

保送学校:北京大学


落笔之日,阳光明亮而不扎眼,透过纱帘落在我的书桌上。手机里放到一首被改编过的歌,原曲年代甚远,零星的琴声伴随着绵长的弦乐蜿蜒向前;而新编曲丰富许多,尤其是鼓点的加入,听起来振奋许多。

再一次进入副歌,乐器的交响带我再回首北京东路的细水流长与南部新城的奋起一搏,过往六年恍然如梦又真真切切,而南外生活本身,便是一曲无与伦比的交响乐。

踏入南外,本身便是人与人的心灵交响。南外人所表现的热烈坦诚,都会使每位个体先前可能抱有的胆怯消弭。交友可以以任何形式发生在任何场景:语文老师会在每一篇随笔中同我交心;选修课中素不相识的同学会为花费几周共同拼搭的木车支架试跑成功而欢呼。这里的确高手如云,然而六年下来并不觉格格不入:每一段友谊都是平等且良性的。和他们相处甚至会推动我复盘自身的心理状态而非消极地缩进壳中,从而摆脱内耗的束缚,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结成一张结实紧密的网络。

在南外的学习跨越了领域,更无关乎用意。看到身边热爱理科的同学同样沉醉于作诗读史书,我便明白学业上的竞争是必然而非全部,在南外人身上更多体现的则是对知识的渴求、探索与融合。知识本身也是交响:严谨有序又兼容并包。一方面,无论是保送前的高考课程还是保送期间的针对冲刺,南外的课堂内容将学术与高效做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南外独具特色的外语课程又将我引入灿烂的语言世界而非功利的囹圄,我的高中英语老师始终强调,我们无法预测某一个微不足道的知识点是否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事实也一遍遍印证她的结论:分析课文时提及的oxymoron出现在北大面试的问题中;每周的读书笔记记录了我从《怦然心动》读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从生疏走向熟练再走向热爱;更不必提听了近半年的Up First新闻,却在保送后的某一天借此发现了与它同频的音乐电台,且深得我心。

六年匆匆一瞬,初一首次听《北京东路的日子》时的自豪神情历历在目,而如今我们也即将奔赴“中国外国不同地点”,续写来自东西南北的灿烂。交响还将继续演奏,未来的曲段也许不总平坦、处处起伏。但这一路由我们同NFLS共同谱写的篇章却始终炽热,激昂的曲调推着我们怀抱着多元的纯粹,向前走、向上飞。

愿我们的未来一路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