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徐昊阳
录取学校:布朗大学
稳扎稳打,积极探索
我喜爱理科,注重逻辑,喜欢在看似无关的事物间建立联系,在混乱中产生秩序。南外理科实验班给予我一片钻研知识的天地,分班教学给予我学习进阶知识的机会和选择适合自身课程进度来学习。在课后,我参加数学和物理竞赛选修课,进一步学习竞赛知识,尝试将活跃的思维转化为问题的答案。南外的计算机竞赛的相关课程从初中起步,并不断延伸,帮助我掌握编程、算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理工科无法避免的大量实验,也被提前到了高中。当时觉得有些麻烦的生物实验报告,我也使出200%的努力去完成;物理、化学珍贵的进实验室机会也使我萌发了科研的种子。更重要的,我亦在南外的教学中看到了“留白”,在学习高压中创造出空间,填充着美好的遐想和自主发展、探索的空间。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都能在南外找到通往答案的路途,并坚定而努力地踏上去,朝着目标前进。或许申请中只有一个专业,理应“一条路走到黑”,但对于理科的广泛的热情激励着我选择“宽度优先搜索”般的同步推进,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学科间寻找交叉与联系。
自由成长,全面发展
虽身在理科实验班,我从不会只将自己定义为一名理科生。南外的全面而自由的教育之风契合着美国大学的“博雅教育”,全方面的学习使我受益终身。我仍记得在语文课,我们有时会进行电影艺术鉴赏课程,是《霸王别姬》的“不疯魔,不成活”,是王家卫的“文艺电影”和哲学。我常常能在观后感任务中通过独到的理解和文字获得分享的机会。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锻炼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感染力,视比赛为舞台,感受思想的迸发和碰撞。作为南外语言学社的社长,我组织丰富活动、推广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进入国家队并参加世界大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语言和语言学爱好者。我愿意投身书籍的海洋,从《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到《看不见的城市》。我曾漫步于江边找寻江豚的身影,也曾登上保加利亚的山顶仰望星空,有运动会跑步跳远夺得名次的激动,有艺术节登台表演时的投入,有投身公益时的利他,亦有喝着下午茶写一篇生活感悟的慵懒。或是一种文艺理工男的气质,或是一种冒险开拓的精神,或是一种静水流深的从容,或是一种涉猎广泛的全面,我就是我,我亦是我。
良好心态,助力圆梦
自由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滋养了我良好的心态。我无法忘记老师们的教诲与关心,灯塔式的指引,在我遇到挫折时给予我最大的帮助;我永远记得志同道合的同学伙伴与我互相模拟面试、共同组织活动、讨论学术问题、探讨理想与人生;我非常感恩父母“充分尊重”并“注重倾听”的教育,给予我选择的自由和全力的支持。爱与关怀,丰富的友谊与情感使我拥有一颗强大的心,当压力降临,一根根支柱拔地而起,助我渡过难关。我也愿意将这份支持传递给身边的更多人,共同进步,相互成就。一个良好的心态使我有一份接纳自己的勇气,也就必然会有一份水到渠成的自信。鸟儿飞向天空,它可能并非热爱飞行,而是迫于生存不得不飞。南外给予了我们歇脚的树枝,可以落地走一走,脚踏实地,亦可展翅高飞,并使我们拥有飞行的意愿和自驱力。高中即将结束,新的生活也将开始,我却也适应着这个循环,带着南外给予我的力量,朝着新的目的地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