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出国生·季景行:在“博雅教育”中成长为“完整的人”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0

姓名:季景行

录取学校:芝加哥大学


在“博雅教育”中成长为“完整的人”

就像大学中的博雅教育一样,南外给了我们不断尝试的机会和勇气,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做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上,南外注重“知行合一”。在理科学习方面,南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践机会。从STEM选修课到青年物理学家社团,我们有了机会接触到更为精密的实验仪器,有了机会学习到更为严谨的研究方法,也有了机会自己尝试研究课题。这些不仅是学以致用的良机,也是用以促学的良机。

在学习上,南外也注重“文理兼修”。虽然我处于理科班,但老师同样十分注重我们的文科学习。除了日常授课内容之外,老师们也会常常推荐一些人文学科的书籍供我们阅读、参考、摘抄、学习。这让我们对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都有所掌握,帮助我们初步建立了多学科视角,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更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从不同角度思考。除此之外,南外还注重“文武双全”。南外在兴趣探索上也为我们留足了选择的空间。体育选项课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即使我们还没有明确的体育项目偏好,也可以在探索中慢慢培养。在音乐和美术上,老师们除了覆盖了课本上的知识,也融入了不少我们感兴趣的内容,激发了我们对艺术课程的兴趣,让我们真正学习到了艺术基本知识。在南外,我们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在包容的环境中成长为批判思考者

在南外,老师从来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学生。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老师们也很乐意为我们解答。因此,我们从未因为在学习上有疑问而感到有所顾虑。我们学会了在学习时不仅要被动地接受信息,也要时不时地进行反思和思考。这不仅帮助我们打下了更为牢固的知识基础,还帮助我们建立了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也激发了我们的思维活力。

南外的老师们喜欢与同学们讨论,也注重同学们之间的讨论。课前演讲、小组讨论……南外给了学生充分的交流观点的机会。在无数次的讨论中,南外教会了我们,批判性思维不仅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思考者、表达者,也要做一个倾听者。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我们不仅学会了表达,也学会了倾听;不仅学会了质疑,也学会了尊重。


在宝贵的经验财富中成长为“学长学姐”

学长学姐们留下的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南外“老带新”的精神让经验传承形成了完美闭环。在我所参加的青年物理学家社团中,新一届的成员能够通过参加学长学姐们教授的选修课、观摩或是直接参与比赛的方式初步了解赛制和研究方法,并随后在老师和学长学姐的指导下自己开展研究、参加比赛。一年之后,下一届的成员进入社团。此时,“学弟学妹”变成了“学长学姐”,他们又会把积累的比赛经验和技巧传授给下一届成员。当然,这样的传承不仅仅局限在社团中。在申请方面,每年编写的文集中学长学姐们的宝贵经验也让我们受益匪浅。从社团到竞赛,从活动到文书,学长学姐向我们传授的,不仅是经验与技巧,还是热情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