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新·星”---南京外国语学校第35届科技节的开幕式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1-29浏览次数:1275

各位老师

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我是本次晨会的主持人高三(3)班,陈珑之。

我是本次晨会的主持人,高三(1)班,黄子烜。


今天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第35届科技节的开幕式。

本次科技节的主题是“芯·新·星”。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当今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强音正嘹亮响起。

“天机”芯片、“天眼”望远镜、“天宫”空间站、“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等科技创新成果,在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目标引领下,在众多科学技术的“无人区”里,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要”在人才。为了更全面地展示我校师生科技创新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更好地营造全校师生关注、了解、学习、探究前沿科技的良好氛围我校将于本周迎来第35届科技节。

本届科技节以“芯·新·星”为主题,以“南外星”发布为契机,以育具有中国“芯”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丰富育人方式

各教研组、年级组、学生会等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扎实培养“深根本土、放眼世界”的科技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南外学子一直以来对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十分关注,来自高二6)班的程翌桐同学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历史组组织的馆校合作课程“行走大运河”中展开了“3D技术与数字化对大运河沿岸文物修复与保护”的研究课题,并于2021年10月31号在南京博物院完成答辩,顺利结题,下面他将以“新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研究”为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新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研究”。


不久前,我参加了学校历史组组织的“行走大运河”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面对面和历史学科中最优秀的专家学者交流,与他们探讨如何用多种新科技,比如3D技术和数字化平台,推进我国目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一位来自考古现场的专家告诉我们,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使用缀合研究法进行甲骨文研究的先例,在后来与南大教授的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中国的“数字敦煌”项目,它使用了数字管理系统(DAMS),主要目标是对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在统一的系统架构下,实现各领域知识高度关联,达到数字资产的高效利用。

可能很多同学都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也被纪录片中的钟表修复师王津老师圈粉,看着他用传承了千年的手艺成功修复了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但事实上,故宫的副院长宋纪蓉老师透露,在故宫的“文物医院”中,有很多充满高科技的仪器,有的甚至一台就超过1200万,她还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强大的现代设备对文物修复如此重要,比如一尊折损的木雕彩绘观音菩萨立像,如果通过X光检测分析,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就都能看到了:里面有一些铁钉,说明以前是修复过的,那么在修复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铁钉完全不能碰,否则整个雕像就会散掉。高二的同学们现在正在读《红楼梦》,书中第四十九回讲到,“一片琉璃世界,黛玉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鹤氅。”所以“羽纱”到底是什么料子?这正是现在故宫“文物医院”的研究工作之一:检测纺织品材质。因为只有知道了确切材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羽纱,是羽毛做的吗?经过多种仪器检测研究证实,羽纱其实是纯羊毛或桑蚕丝混羊毛制品,一个自清代就存在的历史谜团从此得以解开。不只如此,羽纱的各类物理指标,如单位面积质量、纱线密度、纱线捻度等也都被一一检测清楚。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更迭过程中,大批的物质文化遗产被保留至今,但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逐渐增大,现代化、数字化文物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也逐渐得到开发。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为妥善的修复和保护历史文物,还可以利用文物对历史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钻研,让蕴含的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位于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就运用了大量的科技元素,比如“运河上的舟楫”“河之恋”等数字化沉浸式展厅。展厅中,写实的自然人文风光与抽象的视觉艺术相结合,共同构成震撼的视觉画面,参观者们不仅可以置身于展厅的船舱中,通过环绕的屏幕游览整条运河,甚至可以体验如何操控不同类型的船只。

我们作为南外学子,生活中应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认真学习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关注学习之外的事情,无论是新兴的科技,抑或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更何况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平台,在那里不仅可以习得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可以与最顶尖的专家学者交流,比如化学的STEM+、历史的文物修复选修课、其他馆校合作课程,以及最近正在筹备训练的科技创新大赛、仿生机器人比赛、“金钥匙”机器人比赛等等,这些课程或者项目都不仅能让同学们的学科知识得到应用,还可以培养各种能力,比如跨学科融合的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最后希望各位同学们在本次科技节中可以多多参与活动,玩的开心的同时,尽情享受科技的魅力。谢谢大家!

感谢程翌桐同学的精彩发言。今天我们还有幸邀请到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欣然院长来分享他的经历以及对科学发展的见解。

王欣然教授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他还是现任全国青联委员,江苏省青联副主席王欣然教授2010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低维信息材料、器件与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王欣然教授上台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受邀参加南京外国语学校第35届科技节,并与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首先,请允许我对科技节的开幕,以及对全校师生即将在科技节上展示的科技成果表示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科技节的主题是“芯·新·星”,这里面既有芯片的“芯”,也有创新的“新”,我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立意高远的主题。2021年是一个有特别历史意义的年份,我们举国欢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国家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我国进入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奋力前进。同时,我们也前所未有的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点在芯片领域尤为突出。近几年,大家亲身经历了“中兴事件”、“华为事件”、“孟晚舟事件”,让我们越来越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核心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00后”,你们身处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想大家都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的时代使命是什么?应当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里,我鼓励大家做新时代的四有“新”人,与大家共勉:

第一个新,是创新的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但是,创新谈何容易!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积累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都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这里面对各位中学生,我首先想强调学习知识、打好基础,因为只有坚固的地基,才能支撑起摩天大楼。如果在座的同学对“天机”芯片、“天眼”望远镜和“天宫”空间站感兴趣,那么我建议大家现阶段一定要学好数学微积分、重力加速度和光学成像这些基础知识,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前沿和热点。

其次,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敢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大家了解一些前沿科学进展,从中提出问题,并翻译成力所能及的题目。而最前沿的学科进展,正是我们大学可以提供的,几年前,我曾经跟几位南外学生合作,将AI算法应用到材料性质的研究中,从而大幅度提高效率。我认为这样的跨界合作值得大力推广。

第二个芯,是芯片的芯。集成电路芯片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是人类先进制造业的集大成者。一颗指甲大小的芯片,涉及到元素周期表中一半以上的元素,经过上千道工序,集成了上百亿个晶体管,金属互联的总长度达到1公里,可以说是方寸之间,海纳百川。而这颗小小的芯片,却是我国高科技产业最大的痛点和“卡脖子”难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实现集成电路芯片的自主可控,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自主研发关键核心材料、工艺、器件和装备。同时,要高度重视前沿基础研究,为下一代集成电路技术做储备。在我的实验室,学生们正在研究一种厚度不到1nm的半导体材料,这种材料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集成电路的颠覆性解决方案,今年9月份,我们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了2英寸单晶材料的制备,被国际工业界写入了半导体技术路线图,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赢得下一代集成电路的主动权。

第三个薪,是薪火相传的薪。发展芯片事业,最关键的是人才。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前后经历了60年以及上百万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积累。因此,在这个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一代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几代人薪火相传,前赴后继。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为了解决集成电路人才短缺的问题,国家高瞻远瞩,先后成立了“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和“集成电路学院”,南京大学作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国家培养集成电路高端人才的先锋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在座的同学们,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就树立为国家芯片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才能绽放出最美丽的人生之花。

第四个心,是中国心的心。在座的同学未来大多数都会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但是希望你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怀揣着一颗中国心。10年前,我在博士毕业之际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回国服务。5年前,我在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面对采访时说:“回国发展是我最不后悔的一个决定,因为祖国需要我,我更需要祖国”。我选择了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最好的自己。改革开放40年,十四亿中国人民通过勤劳帮助我们富裕起来。展望未来,我们国家的命运将掌握在你们每一位同学的手中。你们,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和创造力来源,而中国,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平台和后盾。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本届科技节上展现出拼搏、合作和创新的风貌,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丰硕的成果,用自己的行动完成时代的使命。最后预祝本届科技节圆满成功,预祝各位同学前程远大。谢谢大家!

感谢王欣然教授的精彩发言。鉴于我校多年来出色的办学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理科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成绩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方向的出色培育成果。过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请,以及国际小行星组织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与认定空中编号为406308的小行星日前已被正式命名为“南外”星

该小行星于2007年4月18日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被发现。自此,一颗光芒璀璨的“南外”星将永远闪耀于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激励更多南外学子学习专心治学的科学家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为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因如此,学校将隆重推出南外星”发布仪式,组织开展激光雕刻,电脑绣花等各类技术设备体验,科技知识竞赛和科学社团路演。

更有《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逐渐睁开的中国天眼》等专家讲座,还有VEX机器人对战体验,DI即时挑战赛,手艺人Workshop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期待同学们的踊跃参与。

最后,我们衷心预祝本次科技节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