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自信,践行低碳生活”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19-12-23浏览次数:1781

吴逸萌:尊敬的老师们

徐瑾铭: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吴逸萌:我是校团委副书记吴逸萌

徐瑾铭:我是校团委宣传委员徐瑾铭

吴逸萌:今天晨会的主题是“坚持文化自信,践行低碳生活”。

徐瑾铭:吴逸萌,你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

吴逸萌:寒影初回长日至,昨天是二十四节气首位的冬至,对吧?

徐瑾铭:不错!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古时候,漂泊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正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吴逸萌:以冬至为代表的二十四节气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有特定的人文内涵,彰显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也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瑾铭:下面请校团委委员洪范同学谈谈她对二十四节气人文内涵的看法。

吴逸萌:掌声有请!


大家好,我是校团委志工委员洪范。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内涵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耳熟能详的24节气歌想必大家都听过吧。简简单单的28个字概括了12个月、365天。其中蕴含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长期“问天问大地”的成果和智慧。

12月22日,也就是昨天是24节气中的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明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冬至大如年”,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春天就更近了。“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这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表达了诗人在冬至当天浓烈的思乡之情。在民间,有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闽台有俗谚“冬至大过年,不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

生活在都市的我们似乎与农耕社会的节气渐行渐远,但它的内涵和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重新去认识。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最初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是古人发现的大自然的“生物钟”。农耕时代,靠天吃饭;能掌握气象、适应气候才是赢家。农业生产最讲究不误农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的节奏。该发芽时发芽、该结果时结果才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启示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说的是谷雨节喜雨,土壤湿润,气候回暖,种豆育秧正是时候。这启示我们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二十四节气能让人更好地感知自然的韵律和气息,从而真切地体会到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与诗意。古代的文人贵族每逢春夏重要节气便会踏青赏花、吟诗作对,流传下来很多为节气而写的诗词。描绘物候、抒发节气推迁引起的情感之变成为时下人们穿越时空与诗人共同感受自然节律、让生活充满诗情的重要凭依。举例来说:讲清明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讲立春的“春到人间草木知”;讲雨水的“好雨知时节”;讲惊蛰的“一雷惊蛰始”;讲春分的“中分春一半”......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生产,让人们建立起自己跟自然的联系,感受四季变迁、大自然的味道,还教会我们如何顺应天时地利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跟着节气”过日子“。从穿衣到饮食到娱乐休闲无不涉及中国人自古以来依据节气调节饮食起居,倡导一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健康生活模式。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祖祖辈辈生活劳作的指引者,也是周边诸多国家文明发展的指路明灯。它的申遗成功更加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当自觉做到坚持文化自信,主动学习实践和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吴逸萌:感谢洪范同学的发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往往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因此,坚持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徐瑾铭:继承传统须从小事做起,在点滴之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比如光盘行动倡导我们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珍惜粮食、吃光盘子里的食物;它不仅是炎黄祖先传给我们的古老美德之一,也是新时代实现节能环保的重要要求。

吴逸萌:本学年,我校成立了绿色校园建设委员会,提出建设绿色校园的目标;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低碳生活,身体力行地为绿色校园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呢?

徐瑾铭:下面掌声有请校团委委员包易轩同学分享他的建议。


大家好,我是校团委组织委员包易轩,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光盘行动,绿色校园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也是我们的一个传统节日。从这一天起,天地阳气回升,被当作“大吉之日”。北方吃水饺,南方吃汤圆,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说到吃,我们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在我们享受传统美食的同时,还要想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近年来,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指责,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的响应,节约资源、反对浪费、我们人人有责。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些饭菜吗,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最新统计数据可以告诉你: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了2亿人一年的口粮。儿时的我们咿呀学语,摇头晃脑的背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年龄增长的我们,应该更加懂得它的意义,对别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对你所拥有的倍感珍惜。

    然而,在我们的校园里浪费食物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每次就餐后食堂的剩余食物垃圾桶都被填得满满当当。返璞归真,低碳生活,是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方式。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爱惜每一颗粮食,让节能减排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最细小的事情做起!让我们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不仅是做到“光盘”, 还要倡导“节能环保,绿色校园”。

我们提出倡议如下:

一、绿色出行。倡议大家积极践行“135”行动(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将出行和运动锻炼结合起来,形成绿色、健康的出行习惯。

二、环保节能。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米的点滴小事做起,做好教室“三关”,及时关闭水龙头,少喝瓶装饮料、矿泉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抵制各种浪费能源资源的行为。

三、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将垃圾准确的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至指定垃圾桶,缓解资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

四、图书分享。将自己读过的有益的课外书籍分享在教室书架上,或者在学校图书漂流日捐出分享在学校的漂流书架上,在分享知识的同时节省纸张耗费,或许就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

五、光盘行动,在校就餐时,根据食量决定饭菜数量,做到适度适量,不偏食,不挑食,同时需要每位同学积极做光盘行动的推广者、监督者。将勤俭节约的风尚传遍整个校园。

我们是未来环境的主人,提高环保意识,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保护绿色家园的责任!

这里是我们的校园,这里就是我们绿色的家。谢谢大家!

吴逸萌:感谢包易轩同学。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徐瑾铭:让我们为保护环境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拯救地球、改善人类家园做出贡献吧!

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