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在邓小平的关心下,于1985年8月在南京建立的中国第一座抗战类纪念馆。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1997年纪念馆被评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2014年12月13日起,纪念馆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其历史意义得到了固化和升华,开始持续不断地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9年3月15日,南京外国语学校刘前树书记、吕燕书记、教学处尚媛媛老师、学生处季忆老师一行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纪念馆张建军馆长、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刘红艳校长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会谈。
会谈中,张馆长介绍了这段时间以来纪念馆与国际和平学校推出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引领全世界的青少年了解历史、传播真相、祈愿和平。张馆长也表示希望南外师生能够加入到这些活动中来,发挥南外特有的语言优势,为更加广泛的宣传出一份力。
刘书记对一直以来纪念馆为南外选修课《面对历史和我们自己》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也指出像纪念馆这样的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提供的学习和活动机会,正是我们南外学子所需要的。这样的教育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珍爱和平,更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宝贵机会。
会谈现场
会谈后,双方正式签订了未来的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授牌仪式。协议中,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承诺将全力打造好面向南外高三出国生保送生的“行前一课”爱国主题教育;南外师生也会优先参加纪念馆的各类志愿者活动。
南外与纪念馆签署合作协议
南京外国语学校校外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南京这座城市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南外学子不会忘记这段历史。相信南外和纪念馆的合作能让更多的南外学子成为历史记忆的传播者、成为和平传播的使者,把和平的种子带到世界各地!
供稿:教学处 尚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