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届南外毕业生、旅法作家邹凡凡回母校演讲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18-04-16浏览次数:2871

        412下午,我校行政楼一楼小剧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98届我校毕业生邹凡凡同学带着她的新书《写给孩子们的名人传》回到母校,与学生代表们亲切交流。

    初二的同学们和作家学姐畅所欲言,邹凡凡同学希望学弟学妹们与书为伴,共享书香。最后,教学处马雪生副主任和学生代表接受了赠书,交流活动圆满成功。

   

初二12班周乐琪:

    小剧场远处讲台上的九盏灯远远地映出柔和的黄色灯光,在一排排座位上空朦胧开来,紫色绒制座椅的顶端闪耀着纤细的金色光泽,一排排延伸而来,犹如波浪。耳边的音乐美妙而舒缓。

    波峰间的空隙很快就被同学们填满,耳边传来人群的声音。大家从学校不同地方聚拢到综合楼一楼。98届南外毕业生、旅法作家邹凡凡学姐要在这里进行一次演讲。

    主持人登上讲台,台下安静了,音乐也停了。学姐登上讲台,演讲开始了。我们不曾料想过得精彩开始了。

    演讲的题目是“做大世界的精彩少年”。作为一个热爱且擅长说故事的人,学姐带来了三个故事,关键词分别是“大世界”、“精彩”和“少年”。

    无论是一场跨越十六年的相遇、分别与重逢,还是一代人的不懈探索,或是探究成为大师背后的秘密。这些故事无不精彩、难忘。深情之处令人动容,是那种眼眶微湿,但心中满满洋溢的泪。

    学姐就这样叙说着故事,似乎不再是演讲,又似乎是演讲的本质。她的表情是平静的,语调是平静的,而又是无比真挚的,丝毫不减感动。柔和的微黄的光映在她的脸庞上,平添了一份柔和,她的眼睛中是清澈的光芒。

    台下一排排座椅间更是平静的。除了偶尔座椅的嘎吱声,没有一点声响,每个人都专注地听着,不想打破这份共同的寂静与美好。每个故事结束后都有不约而同的掌声,丝毫没有打扰到那份寂静。掌声总是很及时,前前后后还有许多次。

    就这样,太阳在天空中缓缓西行,云层渐渐聚集,操场上的身影跑去又跑来,音乐教室里的人变多又一个个消失。但在小剧场里,在柔和的黄色光影中,丝毫没有这一切的喧嚣,时间是静止的,唯一流动的是暖色的光和学姐娓娓道来的话语。

    在演讲中,她提到“少年”,提到古今中外的大师们都是少年,他们有孩子般的热情与坚持,对这个世界有孩子般的热爱与渴望。

    而她的文字,也是活泼生动极富孩子气的。那些文字,连同她的演讲声音,都超越了作为媒介的存在。它们是无比清澈、透明,像玻璃,更像什么也没有,让我们直接望见作者的心灵、大师们的心灵与自己的心灵。

    学姐的演讲给人的不是暂时的激情,而是一种即使这次经历已经被忘却,仍能深入于骨髓、在血液中流淌的那种信念与力量。

    我们陷在座椅里,也陷在柔和的光与学姐的声音里,陷在寂静的空气与美好之中。直到一次热烈的掌声。演讲结束了,下面是提问环节。

    教室陷入了如暴风雨欲来的平静之中,一同学问了一个较为 open 的问题,全场爆开了热烈的笑声,学姐很自然地回答了,让大家很敬佩。另一同学的问题(一个微胖的同学说:“您看上去不是很胖”)才讲了一半又被长时间的大笑打断,说完了才知道他对学姐的作品有着非凡的了解。

    不久后,大家带着笑容离开。小剧场渐渐冷清了,只剩下学姐、老师和买书的同学。学姐边签名边与老师谈起母校同学的互动真棒。此时的空荡荡的小剧场已是另一种寂静,但交谈中的亲切与暖意充盈了整个房间。

    走出那柔和的黄色灯光,外面的天空是阴沉的灰色,红色的楼房,绿色的树都似乎失去了应有的色彩。一片苍白之中,唯有操场上一个个奔跑的校服的亮白格外明亮耀眼,它们闪动着青春的光彩,他们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