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南外在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摘得两项大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13浏览次数:830

在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外语课程多样化建设实施路径》项目获特等奖《融入全课程的STEM+教育》项目获一等奖

  

特等奖 主要完成人:连凯、尚媛媛、李爱云、余卫星、黄蓓

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 朱征、陈波、朱善萍、陈懿、许亮亮


特等奖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外语课程多样化建设实施路径》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习近平同志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 为培养出具备沟通能力、批判思维、创新意识及历史纵深感的现代公民,让中国在未来世界中更好地承担大国的责任和义务,南京外国语学校一直认真思索如何在“国际场”中从大课程观的角度思考外语课程建设


1

  


课程目标与结构


围绕学校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我们形成了以文化基础与批判思维力、信息素养与自主学习力、现代人格与社会行动力、家国情怀与全球胜任力四种核心素养为基础,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荣誉性课程三类课程为路径的金字塔式立体外语大课程模式,并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探索和完善。

  

  

  

2


课程体系与实施


基础性课程是大课程的主体部分。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南外设置了相应的外语类基础性课程。

南京外国语学校外语类拓展性课程结构图

拓展性课程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拓展性必修课程和拓展性选修课程。前者要求全体学生必修,后者要求全体学生自主选择。


  


荣誉性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更高平台。荣誉性课程开设前通过申报、选拔、公示等环节确定名单,时间多与拓展性选修课同时。

  


3


课程评价与管理


金字塔式大课程框架同时也关注评价的多元化,试图改变只注重学业结果的评价取向,力求把评价纳入学习过程,从学期总评、读报、外教、口语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


外语组坚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每个备课组每周举行集体备课会议,由主备教师提供课件、介绍授课思路、阐述重难点,组内教师集体讨论后统一教学细节。


  

4


课程建设成果



1.  教学稳步提升 外语特色课程体系优势形成

2014-2017年为例,南外作为南京市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基地,每年主办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积极将我们的经验进行传播。


2.  学生发展全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成果显现

每年在各种外语大赛中获奖的同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得益于在拓展性课程和荣誉性课程中的锻炼。


3.  教师成长迅速 外语专业师资队伍实力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74年间,我校外语教师承担国家、省市各级课题8项,市级以上赛课获奖10多人次,开设讲座共计30余场,示范课76节,发表论文68篇,获奖46篇,显现出一支专业素养极高的外语教学队伍的实力。


4.  课程特色鲜明教育成果辐射社会影响彰显

2009年起,为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们拓展国际视野,荣誉课程“模拟联合国”的师生们利用暑假举办了第一届校际模联大会为推进城乡均衡教育做出了微薄贡献。之后,南外坚持每年举办一次,规模逐年扩大。

荣誉课程面对历史和我们FHAO受到FHAO波士顿总部的高度赞扬,授予南外为开设此选修课的“模范学校”。因为南外以及南京的加入,FHAO将南京大屠杀列入研究领域,出版了《The Nanjing Atrocities》一书,并赠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资料存档。2016年南外FHAO选修课成员代表南京市所有中学生参加了“以史为鉴、警示未来”系列图书首发式。





等 奖


《融入全课程的STEM+教育》

获得江苏省教育成果一等奖的《融入全课程的STEM+教育》项目,同样也是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荣誉性课程三个梯度着手,开始STEM+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和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力、自主学习力、社会行动力和全球胜任力。


1


主要做法


1、组建STEM+教师团队,提升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

团队教师来自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信息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通过沙龙、讲座、听评课、参观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相互学习和学科融合。同时与南大、东大等高校的学科教授及STEM+课程开发人员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对学生研究项目的指导能力。

 

STEM+课题组部分教师赴成都交流学习


2、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保障课程的开发创新。

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先后建成数字物理、数字化学、数字生物实验室、数字美术、数字地理教室、乐高机器人实验室、STEM+课程实验室等,并在最近的理化生传统实验室改造中应用了物联网技术。购买了3D打印机、数控激光雕刻机、六大类化学分析仪器等设备,为STEM+课程的开发和创新提供硬件保障。

  

STEM化学实验室

3、提升已有校本课程,注重学科之间融合。

STEM+教育不仅仅是提倡学习个别独立学科知识,更提倡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从过程中构建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

  

学生自制3D打印机

4、完善已有学生社团,注重学科社会融合。

我校利用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推进科学学科间、科学与社会融合,在体现STEM+教育理念的活动课程中培养真正的创新型科学人才。这些社团活动不仅让学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体现了社团的特点,即社会协作性,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责任感。

南外北京东路校区Minecraft模型展览视频

  

这是南外学生采用Minecraft(我的世界)沙盒程序导入了南外北京东路校区的模型,使用了光影插件进行了渲染,从而录制出了本视频。


5、丰富已有国际课程,注重多元文化融合。

我校近年来努力创造国际化视野下的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格局,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融合中西方办学理念、课程、评价等。例如,哈佛辩论、国际戏剧、面对历史和我们等课程。

  

我校首次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开设学分课程


6、开发综合实验创新课程,充分利用技术装备。

在集成性的多样化主题的项目和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的形式进行设计和探究,提高对STEM领域内容的兴趣与参与度,增进对STEM领域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M研究课例《单透镜望远镜的设计与制作研究》


7、启动“走向大师”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为了让学生尽早走进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与大师们交流,培养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为今后人生的规划和进入大学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平台,2015年5月学校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五所在宁知名高校共同启动“走向大师”工程。由南大、东大等五所高校热心于探索大、中学衔接项目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担任高中生专业导师。

“走向大师”工程启动仪式


2


  问题与展望

STEM+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几乎所有教师在大学期间接受的都是单科培养,而STEM+教育最大的理念是学科融合。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课题项目指导过程中,都时常感觉到自己已有的学科知识有限,希望得到专业二次发展的机会以及学科间融合培训学习的机会。


       学校的STEM+课程还需要更高位、更具有前瞻性的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更加完善并有机整合。


       今后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发展,通过更丰富的培训和交流学习,让更多的学科、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进一步扩大本校STEM+教育的辐射示范作用,争取成为全市乃至全省STEM教师的培训基地和学生的实践基地。

  

3

  


成果简介

  

STEM+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创新,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也不断加强。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摘得了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2014年,2015年,2017年)金牌、国际青少年自然科学竞标赛(2015年)金牌和(2017年)银牌、“物理杯”美国高中物理竞赛(2016年)全球第一、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2016年)一金一银、首届丘成桐科学奖(化学)总决赛(2016年)全国第二名等优异成绩,仅2016年一年,我校就有9位同学在数学、物理、信息学等学科竞赛中入选国家集训队。



学校也先后获得了江苏省首批STEM教育试点单位江苏省首批STEM优秀项目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等称号,并且成为苹果教育在大陆地区唯一合作的公办学校《人民教育》、《创新人才教育》、《中国科技教育》等杂志先后对我校STEM+教育做了报道和推广。


  



  

  

  

南外鼓励每一位学生形成全面厚实的基础、宽阔开放的视野、适性适才的志趣。形象地看,在通往金字塔尖的过程中,丰富而充满选择性的三类课程不断推动并激励着学生向金字塔的顶部攀登——成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