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 提升学习品质——南京外国语学校2017年暑期教育教学研讨会

发布者:宣传外联处发布时间:2017-08-31浏览次数:2592

八月二十日至二十日,南京外国语学校2017年暑期教育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着重研讨如何通过发展核心素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学习品质。全体与会老师认真研读了刘前树书记推荐的三篇学习材料《核心素养框架构建: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互联网技术与学习革命》和《帕麦拉论技术的四大负面效应》。在会议中,大家不仅仔细聆听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钢教授为大家带来《教学改革的真义》的精彩讲座和朱征副校长基于TPCK视角的深度思考后完成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生动报告,还听取了学校初三、高三和国际部上一学年的工作总结,更认真而热烈地讨论了“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学习品质的提升,如何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学校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又减少技术的过度或不当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议题和《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学生俱乐部管理章程》讨论稿

二十六号上午,在邹正校长的主持下,全体骨干教师仔细聆听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钢教授为大家带来《教学改革的真义》的精彩讲座。讲座中,教授从对“真”的解读切入,谈及与“真”关联的三个词——真实(现象)、真相(本质)、真正(价值),接着着重讨论了以下五个问题:1、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2、教学改革的专业化;3、教学改革的多样化;4、教学改革的人文化;5、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

彭钢教授用丰富生动的案例引入不同的论题告诉我们,课程改革构成了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实验田”,要努力追求教学专业性和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开发、课程设置和实施以及教学生态的“多样化”;改革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学改革要回归“人”的意义和价值,回归到“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坚守教育理想”的教育真义。

 邹校长在讲座之后也谈了他的思考和感受。他觉得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信息量快速膨胀的今天,智慧应该比知识更重要!他特别赞许南外毕业生在被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南外的学生是比较智慧地学,南外的老师是比较智慧地教。邹校长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有持久的好奇心,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兴趣。邹校长还认为,目前反复提及的创新,应该还和价值观有关,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在改革创新中更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二十号下午,在周弋副校长的主持下,教学处余维副主任先向大家做了2017届初三毕业班工作汇报发言的主题是感谢、分享与思考。

首先是感谢三年来,年级组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也获得了学校各处室的大力支持,当然最最辛苦的是陪伴同学们三年的全体初三老师,所以衷心感谢大家。

其次是分享2017届初三毕业班所有同学中考成绩总均分为615.85,位列南京市第一。中考成绩前十名中我校有三人,分列南京市第四、第五、第六名(三名同学的成绩为中考裸分)。除喜人的中考成绩外,还有一些孩子以各有特色的表现为自己的初中三年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南外争得了荣誉。他们是已经进入省级、国家级集训队的信息、数学竞赛能手杨俊昭、陆苏扬,帆船王子苏逸康21世纪英语风采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李尤还有一些热情而富有活力的群体,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第五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家锦标赛上有着出色表现的选手们,积极参与首届江苏省志愿者大会上热情的志愿者们。刚刚过去的三年中,初三年级努力将传统模式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进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常规从细节入手塑造良好规范活动以仪式触情记录成长记忆团队从协作开始,营造良好氛围

最后是思考1、建立家长学校,关注孩子和家长的心理成长,积极引导舆论主流方向2、关注并了解考生学习生涯规划方向,依据合理和普遍需求做长远打算。

张晓松老师接着向大家介绍了2017届高三年级取得的骄人成绩。21名参加高考的同学达本率100%,选修科目匹配率100%;总均分为373分,400分以上3人,4名同学通过高考被北大、清华录取,21人考生中17人被“985”“211”高校录取。保送方面146名同学通过竞赛类和语言类保送被国内数十所知名高校录取:其中69名同学进入中国C9大学,32名同学进入北外、上外、广外等知名语言类大学,其余同学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我校的北大、清华录取率仍稳居全国外国语学校之首。加上高考生,共有29位同学进入北大、清华。留学方面2017届共有270余名同学被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录取。今年我校在美国藤校录取人数榜上名列全国第一,美国排名前三十的综合性大学在本届毕业生中录取超百人。理科竞赛方面三位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丁力煌同学入选数学和信息学国家集训队,高轶寒同学入选数学国家集训队,刘怡然同学入选物理国家集训队。

2017届高三年级能够取得以上的成绩得益于以下四点:1取得成绩的保障——学校发展领导重视各方支持2取得成绩的基础——整体规划,明确重点,狠抓过程管理3成绩取得的前提——紧抓思想工作,加强心理辅导4取得成绩的关键——班主任队伍及备课组教师队伍的高水平教育教学指导和奉献精神

高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认识到,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做到厚积薄发重新审视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南外的教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要让每个学生具备不断开拓创新,主动追求自身发展的能力。

 韩维萍老师最后向大家介绍了2016-2017学年南外国际部毕业班的情况。2017年,中加国际高中共有毕业生77名,申请加拿大的同学中,52位被加拿大前5名的大学录取,比例高达95%;今年被多伦多大学录取的就有47人,其中主校区39人。其他录取学校包括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等另有英国的爱丁堡大学等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

南外剑桥、IB国际课程班2017届毕业生在海外大学申请中再次取得优异的成绩——115名同学共获得来自世界各国知名院校的录取530份。其中20人被全美排名前30的顶尖院校录取,占申请人数的22%73人被全美排名前50的大学录取,占申请人数的80%。录取学校包括康奈尔大学、圣母大学、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埃默里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众多知名学府。21名同学被英国综合排名(TIMES 2017)前20位的知名大学录取,其中有17名同学被前10位的顶尖院校录取,包括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等还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如拿大的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皇后大学等,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以及香港大学。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南外各级领导和各位同仁大力支持和悉心帮助。国际部的班主任团队团结和谐、分工不分家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加强班风建设,树立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适时心理疏导,观察细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德育活动,准确定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合力,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八月二十号上午,朱征副校长为大家带来基于TPCK视角的深度思考后完成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生动报告报告中,面对教育信息化,朱征副校长分别提出了三个问题:1、教师花费很多时间来应用信息技术,值不值?2、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是不是华而不实?3、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

在每一个问题后面,朱征副校长都用具体详实的大数据分析、生动的图表和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确实解决了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感受到了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既助力教师,又助力学生,那时间花得就是值;信息技术的应用绝对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体验信息技术的工具,而是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更高效地理解学习内容,建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并非华而不实;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记录学生的行为轨迹、描述学生的思维轨迹,实现对学生行为的自动、科学判断,精准策略推送;可以减少机械性和重复性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建立学习的主观自觉,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意愿和能力,这种与教学的融合当然有利于学生发展。

在朱征副校长的报告后,全体与会教师分作八组认真而热烈地讨论了“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学习品质的提升,如何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学校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又减少技术的过度或不当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议题和《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学生俱乐部管理章程》讨论稿。

下午,在刘前树书记的主持下,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将分组讨论的情况在大会上作汇总交流老师们对议题和讨论稿做了全面、充分而细致地讨论。

最后刘书记在大会总结时充分肯定了三个毕业年级交出的一份令人欣喜的毕业答卷,也十分认同南外老师们在面对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时,既能有探究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勇气,又能有冷静面对新技术的理智思考,更感谢老师们对学校每一步成长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地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