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晨会(高三同学感恩教育)

发布者:余俊发布时间:2016-06-16浏览次数:1442


徐: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徐钦禹

高:大家好,我是高二1班高轶寒

徐:在这六月毕业季,2016年高考刚刚结束,首先,让我们共同祝愿本届高三所有的同学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高:在祝福他们的同时,我们学弟学妹们也一定想了解他们的成长故事、成功经验,下面有请高三4班成功保送清华大学的汪若曦同学,谈一谈她的成功秘诀:


汪若曦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三(4)班的汪若曦,现已被保送清华大学。今天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晨会上与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故事与体会。

昨天的毕业典礼为我们高三年级的南外生活画上了一个句点。在与南外离别之际,对母校的留念、不舍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这种情感,在于每时每刻在校外看到穿着白色校服的身影,就会有种莫名的亲切;在于参加各类比赛、甚至去高校参加选拔考试时,同学们朝气、挺拔的校服正装,都会给予自己强烈的归属感,以及无声的支持与鼓励。

    回想南外六年的点点滴滴,一切都恍如昨日。第一次演讲时的战战兢兢,一次次考试前的紧张复习,学校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这一幕幕都闪烁在脑海里,如此清晰,挥之不去。毕业之际对于母校的感激,并不仅仅在于她教给我知识,更是因为她让我在一次又一次磨砺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帮我筑起通往梦想的阶梯。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南外人,存在于这样一个温暖的集体之中,就已经让我无比自豪。不论是中考或是保送大学,老师都曾为我指明方向,给予我支持;周围更是有志同道合、共同奋斗的好友,在失落时相互鼓励,在夜深人静刷题时互送温暖。尤其让我难忘的,是去北京考试前学长学姐为我们组织的模拟面试。全国的所有外国语学校中,可能也只有南外的学长学姐们一届届传承下来,在考前为我们模拟、点评、辅导,为我们加油、打气。还有每年组织编写的保送生文集、出国生文集,让每一届南外的毕业生都紧密相连。于是,南外早已成为了将大家汇聚在一起的大家庭,那种归属感,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无限温馨与温暖。

这六年间有过喜怒哀乐、有过酸甜苦辣。从一开始进校的迷惘与懵懂,到最后终于能够去往我的梦校,倘若要谈一谈这其中的心得体会,我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二。

    首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要有明确的目标。也许有的同学会和学姐当年一样,从未细细考虑过自己想要考上哪所大学,或是从事哪种职业。但我相信,作为南外学生,大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期许。倘若一些同学现在还未做好长远打算,但就目前来说,每位同学都会希望自己在最近的考试中能够稳定发挥,抑或是有所进步。不论是长远的目标,还是近期的规划,都会让自己有着明确的努力方向,都会让自己充满动力,甚至在目标达成时更有成就感。同学们不妨在今天的空余时间,花几分钟,想一想自己最近、或是几年后,究竟想要达到什么,接下来该如何努力,思考过后,定会豁然开朗,信心满满。

    其次,细节决定成败。围绕这个主题的鸡汤小故事大家应该也听过很多,在此也不必赘述。但就拿考前复习来说,所谓细节,在我看来并不是考试中恰巧出现的作业原题,而是在于自己是否弥补了每一丝疏漏,是否将作业上的每一道错题都仔细订正?是否将所有的重点难点都弄明白?是否在每天的课堂上都尽己所能做到精神高度集中?……也许只有在尽力而为之后,就算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也可以问心无愧;其实更多的时候,只要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定会功到自然成。

    以上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共勉。就我个人而言,大学仅是中学阶段的结束,同时也是一段新旅程的起点。记得前几天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对我说:“无论是踏出国门,还是去往一个全新的城市,陌生的校园,都要时刻铭记作为一个南外人应有的美德与品质:求实,拼搏,谦逊,等等等等。”我也会与同学们一起努力,不论是身处南外,或是在不远的将来离开南外,都时刻铭记“南外人”这一光荣的标签,铭记这一标签背后的责任和带给我们的激励:克己拼搏,自强不息,作一个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最后,感谢南外能够使我圆梦,感谢她陪伴我度过这六年,共同书写了这一段永远难忘的青春回忆。也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够在几年后的毕业季时创造更好的佳绩!谢谢大家!

徐:学姐汪若曦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保持动力、不言放弃,关注细节、脚踏实地,正像她所介绍的“只有尽力而为之,才可以问心无愧;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定会功到自然成!”

高:“功到自然成”说得真好!感谢汪学姐给我们分享的宝贵经验,在大家心目中,她保送至清华大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是无比成功的人生赢家。然而,对于我们大家而言,成功二字仅仅意味着上个好大学吗?

徐:成功的定义当然不会如此狭隘,下面有请高三3班沈亦飞同学说一说他对“成功”的理解。


沈亦飞

    同学和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三(3)班的沈亦飞。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我在南外这六年生活一路走来的一些体会。

    从前有人说过,生活是分阶段的,而人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里面都会有理想和一本难念的经。我还记得从前政治课上无数次背过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哲理,在当时虽然觉得是一纸空谈,但是现在回过头来却发现,这个道理是对的。在我初一刚进南外的时候,我曾经幼稚地认为自己人生的一大目标完成了,在达成理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似乎有某种空虚感,从来没有费神去想过小升初这个里程碑的前方路在何方。在这样快乐地过了一年半载之后,我便开始意识到中考的压力逐渐迫近,于是终于从小升初的胜利中如梦方醒,备战中考,但是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在经过中考之后仿佛又是一片迷茫。同样,在我疲于应付大学申请的时候,我也从未想过大学申请这一道关的后面还有什么。每一个阶段总是有一个主要矛盾会占据人的大部分精力。许多时候在达成目标之后,人往往会松懈下来,就好像自己已经到了成功的彼岸,前面已经是世界的尽头。

    但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外力来鞭策我们前行。南外这个环境中从来不缺乏能激励人向上的因素。我在这六年里认识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许多在学习和考试方面并不突出的同学,在其他方面总会有让人惊叹的技能和本领。在南外,没有人可以傲视群雄。在惊叹之余,我也会有一种压力和危机感,这并不是因为争强好胜,而是缘于一种自发进取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要求我能做到见贤思齐。我认为南外这个环境也影响了我,如果没有我身边这么多优秀的同学,我自己或许也会丧失一部分进取心。

    然而,我们在向其他人看齐的时候,也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我还记得我初一的时候曾经为站在校门口喊口号拉学生会选票的学长学姐们所震撼,也曾惊叹于外语节和艺术节等各种各样精彩纷呈的活动。上了高中之后活动和竞赛的选择便更多了,周围的大神无处不在。所以,如果说见贤思齐只是一种不带思考的盲目的“思齐”,那便会成为从众,在这种纷繁的环境中迷失自我。人的精力有限,自然不可能去追求所有的美好事物,就像这普天下的好书这么多,一辈子也不可能读完一样。我们需要甄别和选择,选自己真正热爱和适合的活动追求下去,并且做到一直热爱它。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我之前谈到的人的发展阶段的问题上,我希望大家不要把一个阶段的成功和成功本身画等号,也不要认为现在站在台上发言的同学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傲视群雄。在此我想引用一位目前在美国读大二的学姐的话:那些去哈耶普的同学,其实只是普通人中的幸运儿罢了。这不是宿命论,而是告诉我们阶段性的目标和成果并不等于全部,我们的奋斗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不能把考上南外,考上南外高中,或者考上大学当作自己的终极目标,因为你总会发现,山外有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成功的彼岸不是世界的尽头。我们所在的亲爱的母校,不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资本,而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个转折点。我们不能抱着自己因母校而卓越的态度,因为事实恰恰相反,母校因为我们的优秀而卓越。

    最后,我想对母校说一声谢谢,也希望母校能在我们所有人的奋斗中续写她的辉煌,谢谢大家!

高:沈同学说的很有道理,不要把一个阶段的成功和成功本身划等号。希望这一届的高三学长在步入大学之后继续努力拼搏,为南外毕业生这一头衔带来更多的荣耀。

徐:对于我们在学校里的初中高中同学而言,这一阶段我们要面临的,便是期末考试这一仗,在羡慕高三学长的丰功伟绩时,我们也要借此勉励自己,以他们为目标不断努力。最后,让我们再次祝愿上周参加高考的35名学长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次晨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