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足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5浏览次数:2594


姓    名: 唐书博

班    级: 高三(2

毕业小学: 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毕业初中: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

录取大学:北京大学


       曾经在书上读过这样一句话:“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这恰恰说出了我在南外两年半时间里最真实的感受。

       高中刚来到南外时,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中加小花园里的樱花树和木质摇椅是新鲜的,三楼生物实验室整个走廊的各类生物标本是新鲜的,每周几乎是初中2倍课时的英语课是新鲜的,甚至语文课和英语课上必须脱稿的课前演讲对于我来说也是新鲜的。与初中生活最不相同的就是英语,我发现身边的同学在英语及国外的文化、文学方面知识面都很广,而我对英语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我的6本牛津教材上。英语老师上课是全英文,有时在课堂上也会提及书本之外的英语知识(涉及到欧美的时事政治、国外高校、文化习俗或者正流行的美剧英剧),同学们都跟老师互动得十分融洽。而对我这个半路加入的人来说,“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英语课着实让我产生了畏惧。就像把手伸进蒙着黑布的箱子,人们总是心惊胆战,缩着手不敢探入,对于那些我们并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东西,我们总会本能的生出一种抗拒的心思来。而南外教会我的就是去接受,南外全方位无死角的英语活动逼着我去接受,去把那些我不了解的变为我了解的。我开始参加每学期的英语节汇演、去参加外语角活动、去看英文名著、去模仿名人演讲、去听BBCVOA、去看英剧、跟着小伙伴一起去英国旅行,并在当地的学校里上课体验。经过一段时间,我对英语的认识也逐渐丰富起来,眼界也比过去开阔了许多。正如南外强调“中国灵魂,世界胸怀”那样,接受就是迈出一步的勇气,也是我们去看更大更开阔的世界所必需的心态。

       人生来有自怜情绪,常常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可有些事情不去踮脚够一下,以后难免会后悔。高一时我没有花精力去学生物竞赛,造成了我高二时要同时学4门竞赛的局面。我常常一边翻书一边懊恼自己荒废掉的高一,如果当时再认真一些,现在自己也不会这样狼狈。想要够到悬挂在高处的东西,我们拼了命的往上跳,并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动,可是单单跳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伸手向上抓一抓,我想这个伸手的过程,才可以叫做“争取”。

       保送前的一两个月是我在南外最紧张的时候,不仅每天被埋在专四专八的词汇中直不起腰来,还要背各种闻所未闻的语文常识。同学们似乎都摇身一变成了忧郁诗人,在走廊里打个照面都在哀叹“要没学上了”,然后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迷茫、焦虑、压力是当时生活的主旋律,当时听的最多的话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不仅需要内因,更需要外因——老师和同学。一旦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老师便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帮助你,学校更是在保送前几周开了班帮我们辅导。同学们也常常安慰我,还时不时地帮我“分析局势,指点迷津”。外校的人说南外人有一种独特的气场,那应该是“相信”的力量,这源于老师同学的帮助,源于周密细致的训练,源于一次次不同主题的课前演讲,源于一样样形式各异的活动。

       总结一下自己的高中三年,觉得想说的太多。我想南外教会我的东西就像我身后的足迹,它们将会陪伴我一步步走到更远的地方,见证我的成长,成就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