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没有相对的单一定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5浏览次数:2895


名:王舒颜

级:高三5

毕业小学:北京东路小学

毕业初中:南京外国语学校

录取大学:布朗大学

       当年级群里开始讨论起拍毕业照的时间,毕业典礼甚至舞会的安排,才意识到我已经变成了曾经自己眼中的“学长学姐”,高三毕业生中的一员。瞬间有一些恍惚,有些许不真实感,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坐在新生入学式上、开学典礼上认真听着学长学姐分享经验的人,还是那个对未来没什么概念却有着近乎傻气的希望和憧憬的学妹。回想在南外的6年,以及这些年的成长,各种感受涌上心头。

       学校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和性格养成的影响难以量化,但我知道它确确实实影响了我的各个方面。南外比起其他中学相对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给了我更多空间,同时也需要我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去应对“同龄人压力”。而进了高中我发现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和资源都在向我招手——走进丰富多彩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社团招新大会,或是在上百门选修课课表中寻找自己想修的课程。在这样一个鼓励每个人迈出第一步并探索自己爱好的环境里,我得学会不断反思和选择。高一时我选择参加NFLS-OES交流项目,选修学校的辩论课程,和队友一起去其他城市参加不同的辩论赛;高二选择加入“小朱说校园”栏目,并努力成为社长、导演,拍同学感兴趣的人和事;高三加入TEDxNanjing,期待着能够投入自己的些许力量去传播这个城市思考的声音。回想当初的这一个个决定,我喜欢或是不喜欢的回应,我坚持或是没有坚持做下来的事情,这些选择相互印证,相互加强,让我逐渐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应与人际沟通、文化传播有关。如果没有学校鼓励尝试和提供机遇的大环境,我可能无法想象这些点点滴滴的选择是如何改变我看世界的视角,如何塑造现在的我。

       在南外出色和优秀没有完全单一的定义。例如期末考试年级第一的成绩固然值得庆祝,但健美操队排球赛或是足王杯赢得的荣誉更让人激动。如果成功是这里倡导的目标,好的结果是判断我价值的标准,那我很可能因为第一次辩论赛四场全输就停止尝试,因为主持人大赛决赛上紧张到发挥失常就否定自己失去信心,但事实上我没有——相反这些尝试、自我挑战和经历不断激励我,让我发现不同的自己,不定义别人,也拒绝被Self-fulfilling prophecy(自我实现预言)定义。

前天在上海参加Brown的校友见面会,说出自己来自南外时,大家都对几年前“北京东路的日子”这首歌印象深刻。回南京的路上我开始回想,是什么构建起了属于我的“北京东路的日子”?我想说我记得以上所有南外的氛围带给我的机会和挑战,不管是学术上还是个人成长上,但我更记得的是,和同学一起留校排练艺术节汇演的晚上,和好朋友一起绕过的操场凝视过的云彩,高一听哭的那一节语文课,班主任和我分享读过的小说,还有学农时候半夜聊天看到的满天繁星……

诚然,上任何学校都不代表一个人肯定可以获得什么,拥有什么。学校的氛围可能会给人相似的体验,但其中的自我发现和成长,便是个人主动的选择。在南外,所有尝试的机会,各式各样的资源都在可以把握的范围内,而因为对优秀没有相对的单一定义,当我们主动去争取机会,积极反思自我时,手中便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