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不可少 尝试不可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5浏览次数:1833


名:邓蕴秋

级:高三七班

毕业小学:游府西街小学

毕业初中:南京外国语学校

录取大学:浙江大学

       我记得初一的时候班主任告诉我们:“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老师或家长,而是身边的同学。”这句话乍听令人紧张,但正是随处可感的压力让南外的生活变得不可复制。

        在这所学校,做一个厉害的人可以有很多方式,成绩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尽管它仍是大部分人自觉在意的部分。在模联、哈辩中意气激昂才思敏捷,坚持对音乐的钟爱成为一个独立音乐人,或者发挥体育上的特长横扫运动会各项目的奖牌,都可以让你成为一定程度上的男神女神。身边低调的同学有可能正筹备着自己的研究项目,也许已经独立办起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活动,或者其貌不扬的某人在某个你陌生的领域掌握了极其丰富的知识,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你一句“我的同学原来这么厉害”的惊叹和暗自紧张,还有让你不甘平庸的热血和激情。                                          

       但是这不代表一定要出人头地拔得头筹才不算浪费南外生活。我在南外的六年,大概可以概括为“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并非某一方面的佼佼者,也没有让我尤为痴迷的事物,被大神环绕的生活也带给我不小的压力,只是我对大部分事情抱着愿意试一试的好感,也心怀“我一定要体验一次”的不死热情。于是这六年我充分享受南外提供的机会,从舞台剧导演和演员,到长跑运动员,或是班长的职务,社团负责人的身份,以及语言学竞赛、模联,统统尝试了一把。并不是每次尝试都能打满分,但仍旧可以收获一段满是温暖的回忆。

        压力与尝试所带来的肉眼可见的成长,便是自主性和包容心。

       众所周知,南外的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小于其他中学,这就对自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参与活动中获得的自主性,自然而然地敦促着自己对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不理解的知识、薄弱的环节、常犯的错误,都可以凭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得以解决。大概这就是为什么节假日的南图、高校自习室常出现南外人的身影吧。

       至于包容心,我曾在知乎上看到校友对南外的评价:拥有难得的可以自由讨论问题不被随意嘲笑的氛围。需要严肃探讨的一个话题,也时常可以成为闲聊的主题。包容的态度是很多南外人的特质,即使对方的观点与自己截然相反,想要涨红了脖子与之争论,往往也还保留了尊重和理解。每个人的个性不仅不会被抹去,还会在多元且包容的环境下逐渐成熟。

       小高考后的我,开始了以保送为目标的生活。可即使是在这段如同压缩高考的日子里,面对高高一摞的书本习题和大学尚不清晰的轮廓,我还是愿意给予自己希望和热情。被浙江大学录取是几年前的我不曾预料的事情,但我相信这是六年南外生活必然带来的结果。

我时常设想如果当初没有进入南外,现在的我会是怎样。大概我仍旧在台灯下重复着解题的动作,而忽略了窗外盛开的樱花吧。正处于后保送时代的我,开始尝试更多的角色,因为我仍然愿意体验一些不那么循规蹈矩的事情,感受一些不一样的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