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建筑:何以可能及何以可为——华语纵横社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1-12浏览次数:663

    “什么是公民建筑?”“谁主导着我们国家的建筑?”12月7号下午,在三楼阶梯教室,南京大学社会学闵学勤教授向我们提出来一系列看似普通,却又蕴含着深刻内涵的问题。从南外操场上的体育场,到玄武湖畔到的金陵饭店,再到法国的凯旋门,闵学勤教授的问题让我们重新发现了平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中的另一面。这里,建筑不再是混凝土与玻璃的有序搭建,而是有关我们灵魂与性情的集合。事实上,每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不可避免地对我们身边的建筑有着各种各样的观察,我们每天把建筑看在眼里,我们每天都呆在建筑里,建筑深深地影响着我们,闵学勤教授的亲生经历令人影响深刻:当时她在南大仙林校区做演讲,可那里复杂的楼房分布像迷宫一样困住了她,她说,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呆在一个第一次连路都找不到的地方学习,学生,作为学校最主要的使用者,却对学校的布局无能为力,如果说学校的布局远远超出了学生考虑范围,那政府大楼的建设呢?体育场馆的分布呢?楼房的样式风格呢?我们都不是建筑师,应该去选择吗?

    闵学勤教授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有选择,在社会学的角度上,建筑的样式就是我们心灵的倒影,我们先塑造建筑,随后建筑又塑造在建筑里的我们。私人的房屋必然最称他屋主的心意,可作为城市主人的市 民,我们究竟有没有意识有没有能力去塑造我们眼里的建筑,闵学勤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南京大学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南京市民多数认为对于公共建筑,市民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团体,但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普遍认为政府的意见在建筑设计中占了压倒性的优势,造成现在市民的对于建筑的关注无法表达。

    虽然全球化语境下大众文化的回归,及多元价值取向的普及,公民对建筑的理解、对“好建筑”的期待等都有相当程度的提升,公民参与各地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目前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公众参与不平衡、公众利益失衡等制约了公民建筑的发展空间。重构可能的公民建筑,已经不能局限在学科自主性的语境内,更不能深陷官本位的行政文化之中,而是要直面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人居空间,这既是对中国本土化公民欲求的呼应,也是建筑全球化发展时代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