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5-16浏览次数:836

 

学习策略谈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我叫蔡泽洲,来自高三(5)班,现已被清华大学预录取。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各位家长汇报我的一些学习体会,希望不会浪费你们的时间。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一种好的学习态度——把握平时。“平时”呢,主要指的就是课堂和作业两方面。我认为保证听课的高效率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课堂学习,不仅能学到老师精心准备的最精华的知识,还能学到老师在讲课时传达的思考模式和解题方法。因此,专注、投入地听课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科多、时间紧、难度大的条件下,更要努力争取在课堂上做到听老师讲一遍就掌握全部知识。现在很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报了大量的课外辅导班,我本人并不赞同盲目地上课外辅导班这一做法。在我看来,南外有最好的老师, 校内学习是本、课外补习是末,上课认真听讲会让学生事半功倍、课外毫无针对性地补习会让学生事倍功半。我在高中阶段基本没有上过辅导班。所以我建议,能在课内通过认真听讲、做作业、问老师、查阅工具书等途径掌握的知识尽量不要通过上课外辅导班来弥补。即使一定要上辅导班,也必须对症下药,不能盲从。除了把握课堂,平时还要注意把握做作业这个即时巩固知识的机会。“把作业当考试”这个态度令人受益匪浅。请各位家长不妨想一想,考试有什么特点?考试有时间限制;考试的时候学生往往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那么就可以把这两点用于平时的做作业上。首先,每次做作业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则可以训练速度、二则可以使学生做事更专注。其中训练速度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和考试尤其重要。其次,每次做作业时应让学生先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尽全力解决问题,遇到实在不会的题目就先放在一边,等全部作业做完后再来问别人或查阅相关资料,而不是每遇到一个问题就停下去上网或打电话问同学。另外,有些同学可能对副科作业或文科作业中开放性的论述类题目不重视,这往往导致在真正的考试中看到副科题目很生疏,看到开放论述类题目需要花大量时间思考而非信手拈来。既然考试的时候所有科目和所有类型的题目都要做,那么在平时的作业中就应该认真地训练所有科目和所有类型的题目。养成“把作业当考试”的习惯以后,不仅能大大提高平时做作业的效率和准确度,还能在真正的考试中很快进入状态。

    第二点,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自律。很多同学的日常生活都少不了看电视、上网等娱乐活动,高中阶段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要想在学习与娱乐、学习与活动之间达到一种良好的平衡需要同学树立较强的自律意识,即知道何时该学、何时该玩,并约束自己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该活动的时候积极参加,这种自律意识也是今后我们步入大学、走向社会必需的。在高一、高二,我每天晚上都会看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电视,我的父母对此并不反对,还会和我一起看。可能是因为他们比较信任我,知道我有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事实上,我确实不会迷恋电视,只是把它当作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当作扩大知识面的一个途径。并且我会根据每天的作业量调整娱乐的时间,作业少时可以多放松一会儿,但作业多时,即使电视剧的情节再诱人也绝不多看。高二时我所在的班级有一些比较调皮的男生,他们有时控制不住自己在课堂上就玩起手机甚至牌类游戏,被老师批评过、成绩也有严重退步。其中一个男生现在正备战高考,听说他在考试的压力下已经能够约束自己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结果颇有成效: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有一次数学考试还得了班上的第一名。

    第三点,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制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点对于高中阶段大有裨益。无论是在假期,还是为期中期末考试、小高考或最后的保送出国考试做准备,都需要一个操作性强的计划使自己的生活或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暑假开始前,我制定了一个两个月的计划,但是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很多条都没有落实。所以我建议,在制定计划时要尽量细化,例如把时间跨度为两三个月的计划分成一个个时间跨度为一周的计划。这样,不仅目标更加明确清晰、落实起来更加容易,而且还能在每周结束后及时总结计划的完成情况并进行调整,使计划更加合理。举个例子来说明,高三前的暑假有一项语文作业要求我们做100多页的练习,如果在订计划时只是写上“要在一个月内完成100多页的语文练习”,不具太大的可操作性,可能会导致第一天做5页,第二天做3页,第三天不做……这样断断续续的练习或者可能因为假期刚开始放松过多基本没有做,100多页的练习全都压到一个月期限的最后几天完成。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在假期里通过持续稳定地做练习来巩固知识。于是,我当时就把这个大目标细化为每一周的小目标,即假期第一周完成30页,第一周结束后发现还有4页没有完成,于是我及时做出调整,将第二周的目标定为25页,结果顺利完成,以此我又定了第三和第四周的目标。结果,我很顺利地在一个月内做完了100多页的语文练习。(注:周老师,我在校内学习都是跟着学校的教学节奏走,没有另外订自己的计划;我高一下学期的暑期计划就是我在一开始提到的比较宏观、空泛、不具很大操作性的计划,所以我就举了这个小例子)

    第四点,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技巧——准备错题本或总结本。在这些本子上,关键是记录下解题的技巧、方法和思路。例如,在错题本上,每一道错题后面写上对应的解题方法和知识点;在总结本上,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配上一到两题典型例题。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参阅这些本子,就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薄弱的环节并找到非常清晰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方法。例如,在准备清华大学保送考试的时候,我使用了一个数学错题本,上面专门记录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难度大的、做错的题目或某一数学专题的典型例题。在将这些题目抄在错题本上以后,我会先看一遍标准答案的解题步骤,然后将答案放到一旁,完全靠自己把题目再做一遍并写上相应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这样我就能保证自己是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这道题乃至这一种类型的所有题。后来临近保送考试的那段复习时间特别紧张,我没空从头把所有的数学原理和自己做过的所有数学题目看一遍,于是我重点看了那本数学错题本,一道题配一个知识点和一种解题思路,我感到这样的复习思路很清晰,还能针对我的短处对症下药,复习效果很好。即时归纳、总结和思考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学习技巧。

最后,我想说一下考试复习问题。考试复习要有计划性。建议准备一个本子来记录每门学科要复习哪些内容、有哪些复习资料可以用,例如写下:语文要复习字词、成语、病句、默写和阅读等,要用到的复习资料有书、笔记本、练习册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本子上制定一个复习计划,例如提前一周开始复习,周一复习一小时语文、一小时数学,周二复习一小时英语、一小时物理等等。考试复习要有针对性。要遵循查漏补缺原则。在考前紧张的复习时间内,花很多时间看自己的强项对全面提高考试成绩没有太大的作用,此时应该补短、看重点,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的复习效果。若一定要全面复习,也应先补短、看重点,最后再巩固自己的强项。还有一个考试复习的注意事项。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在复习初期会复习先考的科目,临考几天也会复习先考的科目,但这往往会导致后考的科目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所以我建议考试复习先看后考的科目,再看先考的科目,或交叉进行。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方面的一点体会。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我相信,我的学弟学妹们有更好的学习方法,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好好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