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走向大师"工程正式启动

发布者:余俊发布时间:2015-04-27浏览次数:1827

 

参会领导、专家

参会领导、专家



高校参会领导


南京外国语学校邹正校长发言

 

南京大学邢定钰院士发言

 

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志林先生发言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波女士发言

 

  

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岩松先生发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王永亮先生发言

 


 

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福珍女士发言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宋爱国先生发言


 

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处长徐晓媛女士发言

 

 


 

圣和药业董事长王勇先生发言

 

  

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女士发言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林国先生发言

高中生可每周进知 

名高校"见大腕"

扬子晚报


    南外新高一的同学将每周都有机会直接进大学的实验室里研究学习了,而他们的导师很可能就是某个领域的大腕级人物!昨天,南京外国语学校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五所在宁知名高校共同策划的“走向大师”工程正式启动。据悉,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起,南外通过双向选择进入此工程的高一新生,每周都将有一次机会走进高校重点(国家)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试验中心,零距离接触大师,培养科技理工素养,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


为什么启动“走向大师”?提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邹正表示,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而创新人才培养往往要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教育(简称STEM)。STEM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发展高水平的STEM知识和技能。在国家实力的比较中,获得STEM学位的人数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大学前的STEM教育是国家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基础,应当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我们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尽早进入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与大师们交流,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所在,为今后人生的规则和进入大学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平台,同时客观上为高校提供拔尖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邹正分析说,“走向大师”工程主要目标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在大学前就着力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与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从而对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提升全球竞争力做出普高教育应有的贡献。


哪些学生可以参与?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双向选择
    记者了解到,在师资配备上,南外将聘请南大、东大等五所高校热心于探索大、中学衔接项目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担任高中生专业导师,南京大学微结构实验室主任、院士邢定钰,东南大学仪器与工程学院院长宋爱国等专家,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都表示将对高中生自主创新学习给予充分支持和指导;在学生遴选上,南外将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双向选择,从而给一部分对此感兴趣的同学提供有效平台进入高校,零距离接触大师,培养科技理工素养,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为自己将来成为“大师”做准备。


    据悉,该项工程每期学生时间跨度一年半至两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五所在宁知名高校部分重点(国家)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试验中心等等,都会向参与此工程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此外,南京外国语学校已经投资500万以上的基于STEM理念的化学课程基地,校友会内也将为孩子的创新性学习提供有力保障。邹正说,“我们孩子与大学教育的‘亲密接触’,既不是走过场,也不是为了完成一篇论文,而是能够就某一个问题在高校专家指导下做深度研究。我希望南外等学校和更多的中学生,可以站得高看得远,有担当和抱负。大学和中学紧密合作,有利于国家尽早的在方方面面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南外新高一学生“走向大师”每周到大学实验室做研究

 现代快报


作为国内顶尖的高中,南京外国语学校最近又上了新闻热搜榜,关键词是“21人”。480名高三毕业生中,只有21人参加高考,其他学生都已被国内外名校录取。但南外校内的关注焦点,却是怎样回答“钱学森之问”。他们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五所在宁高校,启动“走向大师”工程。今年的新高一学生,每周将有半天时间到大学实验室去,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为成为未来大师打基础。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何谓“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界。为了高考,学生在高中时不太考虑兴趣。进大学选专业时往往也茫然。

  “高考成绩不错的孩子,不少到大学不认真学习。家庭条件好些的准备出国,条件差点的就想着谋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王永亮说,学习动力差,人才培养达不到期望,让很多大学老师感到无奈。他希望能通过中学和大学的互动,让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培养打下基础。他也希望学生能更多地考虑,为国家能作出多少贡献。他说,大学也应该向中学生开放,承担相应责任。

  培养未来钱学森,中学要勇担责任

  一直在思考“钱学森之问”的,还有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邹正,他是一名化学特级教师。此前担任金陵中学校长时,他就做了尝试,和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建立“准博士培养站”,和东南大学合作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

  两届“准博士培养站”的成果是,学生们不仅有自己的大学导师,还有了科研成果,很多人考入南京大学,投身科研。而花在大学实验室里的时间,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学业。

  2013年南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费欣意,就是“准博士培养站”的优秀学生。

  邹正说,南外建校以来外语特色突出,目前学校在思考的是,给学生更多机会站高望远,未来出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人才。他坦言,“中学阶段升学压力大,很多学生都是在做题和考试中度过,但是靠反复操练是很难成才的”。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很多,但从人才角度来看,缺少领军式的、大师级的,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才。

  邹正希望南外的学生和更多的中学生,有平台、有机会,尽早加入高校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大学和中学紧密合作,培养出拔尖人才。他还表示,这绝不是走过场的活动 ,仅仅完成一篇论文了事,而是会让学生在高校专家指导下做深度研究。

  每周半天进大学“走向大师”

  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主任邢定钰院士、东南大学仪器与工程学院院长宋爱国等大师,都将成为南外新高一学生的导师。在宁五所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南京外国语学校共同策划的“走向大师”工程,目标就是回答“钱学森之问”,众多的院士、科学家将参与其中。


  邹正介绍,南外将在大学前就着力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与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而创新人才培养往往要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教育。STEM代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发展高水平的STEM知识和技能。在国家实力的比较中,获得STEM学位的人数成为一个重要指标。而大学前的STEM教育是国家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基础。

  具体做法是,南外今年入学的新高一学生,进行双向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每周半天时间,进入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与大师们交流。时间为一年半至两年。五所高校的重点(国家)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试验中心等等,都会向参与此工程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南京外国语学校投资500万以上的基于STEM理念的化学课程基地已经建成。

 

高中生将有大学导师还要进实验室做科研

金陵晚报


    昨天下午,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这五所南京的高校,和南京外国语学校共同策划的“走向大师”工程正式启动。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后,南外的高中生不仅有高水平的高校专业学者作为导师,还能从进入高校实验参与科研。

  □金陵晚报记者 潘冬
高中生将师从专家做科研 
  
  “让学生尽早进入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与大师们交流”,昨天在会上,南外校长邹正介绍,“走向大师”工程开启后,南外将从这五所高校聘请热心于探索大、中学衔接项目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担任学生的专业导师,而部分高校重点(国家)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试验中心等等,都会向参与此工程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

  据了解,该工程面对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中学生,从新一届高一学生开始。时间跨度为一年半至两年,学生每周有一个下午参与其中。“采用双向选择,给一部分对此感兴趣的同学提供有效平台进入高校,同时他们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发现和培养科研兴趣。”

  据介绍,为保证这项工程的实施,目前南外已经开始投资500万以上来建设基于STEM理念的化学课程基地,并获得其他关心基础教育的社会资本提供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为了培养“领军式人物”

  “南外建校53年来一直是外语特色,培养了很多的外语人才。但在新的形势下,比如教育部对16所外国语学校有了新的保送政策,必须思考如何培养优秀学生。”昨天,南外校长邹正表示,中学阶段升学压力大,很多学生都是在做题和考试中度过,但是仅仅靠反复操练是很难成才的,因此决定与高校合作,为学生今后人生的规划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邹正指出,“虽然我们的科技人员很多,发表的论文在世界上也可以排到前三。但从人才的角度来看,缺少领军式的、大师级的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才。”他希望,通过这种合作,能让学生尽早加入高校的研究,未来在尖端方面,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一些领军式人物。

 

南大东大院士亲自指导南外学生

南京晨报


    晨报讯(记者 刘颖)昨天,南京外国语学校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五所在宁知名高校共同策划的“走向大师”工程正式启动。据悉,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起,南外通过双向选择进入此工程的高一新生,每周都将有一次机会走进高校重点(国家)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试验中心,零距离接触科学院院士等大师,培养科技理工素养,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

    为什么要启动“走进大师”工程,让高中生提前接触高校呢?南外校长邹正说,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而创新人才培养往往要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教育。STE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STEM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发展高水平的STEM知识和技能。

    在国家实力的比较中,获得STEM学位的人数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大学前的STEM教育是国家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基础,应当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尽早进入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与大师们交流,培养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为今后人生的规划和进入大学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平台,同时客观上为高校提供拔尖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邹正说,“走进大师”工程主要目标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在大学前就着力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与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从而对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提升全球竞争力做出普高教育应有的贡献。